刚刚在网上找了些社团部的资料,突然想写下点什么! 我想,加入社团部绝对是一种缘分。如果不是在翻学生会简介时第一个看到社团部,就不会想到加入学生会,并把它当作第一志愿;如果不是师兄师姐在面试时“多想”了一下,给我机会再进下一轮;如果没有后来的种种“突发状况”,我也不会在社团部干完满届…… 其实,就算到了现在我也不能很完整、清晰地说出社团部具体是做什么的。从一开始别人口中“单纯的组织社团”到自己认为的“校方联系社团的桥梁”,从桥梁再到管理,甚至到了现在的“钦差”、“监督”、“别的部门一、二副部去,社团部总是全部人去”;除了知道社团部的地位越来越重要,职能越来越全面,我很难给我的部门做一个准确的定义。社团部是学生会里最年轻的部门,除了人少这个决定性因素(刚刚初步完善的部门),也因为它下面仅有几个社团。不过,毕竟刚刚开始都是困难的,每每想起,总觉得能顶住这些,还是很自豪di…… 
    高一时应该说是一个不太讨人喜欢的“脚仔”,不会主动去找师兄、师姐,有时连既定的任务都不能按时完成;除 了确实比较懒,应该也有性格的因素吧! 记得师兄师姐说在第一轮面试时,感觉我可能太强硬,差点就把我cut掉了……险,险,呵呵! 高二时呢,当了部长,具体做的怎么样得让别人说啦!自己做不了什么评价。只是觉得有那么一段很倦很累,都挺了过来。感谢战友们:志宏,凯玲,宝宝,倩兰,惠茹,惠芳……;还有高一时在走廊匆匆遇到而又匆匆离别的翡翠师姐、“那个什么师兄”——其实他是副主席,只不过我经常会忘记他的名字而已;还有其他社长……偶尔不经意就流露出的点点关心,你们的好,我都感受到了!不知道我做事比较固执和太直接的态度会不会经常伤到你们啊?这里说声不好意思啦……(特别想翡翠师姐和伟群师姐还有副主席——还是忘记了他的名字,少了她们,学生会多了陌生)。 
面试时的工作考察,多种多样di~~我们是整理柜子、参加社长会议还有贴报纸什么的。我们这届多了社团申请方面的很多登记表,虽然麻烦,不过为了我们的“活力社团”请各位理解。 
一下子,高中就过完了。我想,社团部一定会越来越好的! 
    现在开始收集我们的回忆啦(或许会偶然“不经意地拍到大家的相片哦,呵呵呵……”),或许以后碰见了,应该不会陌生吧? 我们习惯踩着铃声穿梭在校园之间是我们的缘分!模糊的身影是不是来去匆匆? <未完成>